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吴枫 蒋京华)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如何平衡法律尺度与司法温度?零陵区人民检察院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近日,该院成功化解了一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跨省就学与取保候审规定的矛盾,帮助涉罪少年小陈(化名)重返广西技校,开启人生新篇章。
检察温情照亮辍学少年归途
17岁的小陈自幼随母亲在零陵生活,父亲常年外出务工。高中休学期间,他因结交社会闲散人员,一时贪念实施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案件移送至零陵区人民检察院后,检察官发现小陈虽涉嫌犯罪,但认罪态度良好,且已退赔被害人并取得谅解,其母亲也表达了强烈的监管意愿。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该院依法对小陈作出不批捕决定。
求学路遭遇“跨省难题”
取保候审期间,小陈深刻悔过,向检察官表达了重返广西某技工学校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然而,根据取保候审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跨省就学面临程序障碍。一边是法律规定的限制,一边是少年渴求改过自新的迫切愿望,应该如何破局?
多方协调打通“求学通道”
得知情况后,承办检察官迅速启动“检校家”三方联动机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一方面,该院检察官助理吴枫前往小陈家中,与其母亲深入交谈,核实家庭监护条件并确认小陈改过自新的决心;另一方面,该案承办检察官杨中淑主动联系广西某技工学校,核实小陈的学籍信息,并协调学校出具《在校监管承诺书》,明确由班主任担任小陈在校期间的监管人,定期汇报行为表现。同时,该院依法向公安机关提出变更取保候审执行机关的建议,允许小陈在母亲陪同下跨省就学,并为其制定了个性化帮教方案,要求小陈定期汇报思想动态,确保帮教效果持续化。
“检察蓝”护航迷途少年重启人生
在零陵区人民检察院的积极推动下,涉罪少年小陈的跨省求学之路得以顺利打通。为确保帮教效果的持续性,承办检察官为小陈量身定制了“三个一”跟踪计划:每月一次视频连线,由检察官进行一对一帮扶,持续关注小陈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每季度一次思想汇报,由小陈所在学校的班主任协助完成,确保其在校表现得到及时反馈;每年度一次家访,联合团委、社区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小陈的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会的未来。”杨中淑副检察长表示,“零陵检察将持续深化‘检察+多元’帮教模式,用法治阳光照亮迷途少年的返校路。”
责编:左爽
一审:左爽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